近日,我院於飛教授在傳染病學領域國際一流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中科院1區Top,IF🧜🏻♂️:14.3)在線發表題為“Surveillance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Hebei Province of China from 2021 to 2023: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reassortant H3N3”的研究論文🟩。
近年來⬜️,禽流感病毒(AIVs)因其頻繁的點突變和基因組片段重組,不斷產生新的血清型,從而逃逸現有的免疫保護🧔🏼,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持續威脅。自2020年以來,偶發的人類感染禽流感病例🧖,尤其是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的可能性🖨,增加了潛在的大流行風險💪🏿👟。中國河北省作為候鳥南北、東西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圖1)🤠💇,為外來禽流感病毒感染當地家禽及病毒基因重組提供了條件🪈,這使得該地區的禽流感監測尤為重要。
圖1 候鳥遷徙路線和樣本采集地
本研究從2021年到2023年在河北省地區收集了6000多份環境樣本,采用實時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進行初步篩選,利用雞胚培養法進行病毒分離👂🏽,最終成功分離出10株禽流感病毒分離株,包含了H5N6⛅️、H5N8、H7N9和H9N2等亞型在內的多種亞型禽流感病毒(圖1)🧝🏽♀️。最為重要的是,首次在河北省發現了一種新型重組的H3N3禽流感病毒。通過對序列深入分析🤼♀️,發現該H3N3為H9N2🥱、H10N3和H3N8禽流感病毒的重組毒株,並且與在華東地區分離到的H3N3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圖2)。
圖2 新型H3N3重組示意圖
綜上⚽️,新型重組H3N3禽流感病毒的發現☦️,對於理解禽流感病毒的進化動態和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病毒變種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本研究發現野鳥在禽流感病毒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對於候鳥遷徙路徑上進行持續監測🚷,以及對河北省野生水禽和家禽中的禽流感的風險評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對於預防和控製禽流感病毒的傳播,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通過以上發現,更好地指導防控策略🎡,減少禽流感對人類和動物健康的潛在威脅。
EON4博士研究生李延柏和尹哲🤽🏼♂️、王娟副教授和廣州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徐雨娟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於飛教授和劉朋研究員♧、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李鋒研究員和復旦大學姜世勃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團隊教師霍珊珊👨🏿🦱、吳洋、豆豆🤱,以及河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製中心韓慶安研究員也參與了該研究。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保定市科技計劃項目的資助。
原文:https://doi.org/10.1016/j.jinf.2024.106240.